在現代儲藏中,主要應用哪些技術?為創造一個合理的儲糧環境,控制生物體的生命活動,確保儲糧安全,在生產中應用的主要儲糧技術有糧情檢測利用計算機電子檢測技術,為隨時了解深層糧堆的儲糧狀況提供一種手段,這對掌握糧情變化動態,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極為有利。干控通過控制儲糧的水分含量,創造一個不利于蟲霉生長的低水分環境,如高溫干燥、機械通風。溫控通過控制儲糧的環境溫度,創造一個不利于蟲霉生長的低溫環境,如低溫儲糧、谷冷機冷卻。氣控通過改變儲糧環境的氣體配比,達到殺蟲、抑霉、保持糧食原有品質的目的,如低氧(~%)、高CO(>~0%)、高N(>99%)等。化控利用藥劑產生的毒氣阻斷蟲霉正常的代謝過程,達到殺蟲抑菌的目的,如藥劑熏蒸、有機酸抑菌、防護劑保糧。綜合保糧技術我國儲糧工作者在長期儲糧實踐中,開發出具有我國特色、利用多種儲糧技術進行綜合治理的技術,如“雙低”(低氧、低劑量)、“三低”(低氧、低劑量、低溫)儲糧。
檢查糧情測控系統糧情測控系統安裝應符合《中央直屬儲備庫糧情測控系統技術質量要求》,要在正式裝糧之前進行空倉檢測調試,測溫電纜間距不大于m,垂直方向點距不大于~m,距離糧面、底面及倉壁各0cm左右處必須設點檢測。電纜安裝應牢固,在糧食進倉沖擊時不漂移,能承受糧食出倉產生的拉力,在糧食出倉過程中,其電纜布置不能妨礙作業且不被機械所損壞。
回收入倉的中央儲備糧油務必符合哪些檢測標準?
回收入倉的中央儲備糧油務必符合國家行業標準:糧食務必是國家行業標準適中以上的新糧,植物油脂一定是二級以上的新油,并符合糧油食品衛生管理制度(詳見GB1350~1354-1999、GB2715-1981、GB2716-1985及其GB1534~1537-1986和GB10464-1989)。為了更好地保障新創建平房倉和淺圓倉的儲存糧食安全性,其入倉糧質除達到“干、飽、凈、無蟲”的規定外,入倉的糧食水份務必符合本地糧食安全性水份規范,在《又高又大平房倉儲物流糧技術標準》和《淺圓倉儲糧技術規范》中注重了平房倉的入糧殘渣含量不能超過1%,淺圓倉的入糧殘渣含量不能超過0.5%,長期性貯藏的糧食,入倉的儲備糧質量務必符合《糧油儲存判定規則》中“宜存”指標值的要求,發燙、發霉、有蟲的糧食或已熟化、質量劣變的糧食、不符合相關食品衛生標準的糧食不可入倉。
您好,歡迎蒞臨上谷倉儲設備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